您的位置:首页 > 聚海通告
快捷导航

24小时服务热线: 138-0679-9903

物流人必读 | 《中国交通运输发展》白皮书首次亮出成绩,N个第一
发布时间:2022-11-15   浏览:2506次 返回

新中国成立之初,交通运输面貌十分落后。全国铁路总里程仅2.18万公里,有一半处于瘫痪状态。能通车的公路仅8.08万公里,民用汽车5.1万辆。内河航道处于自然状态。民航航线只有12条。邮政服务网点较少。主要运输工具还是畜力车和木帆船等。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明确提出首先要创造一些基本条件恢复交通运输。经过3年的国民经济恢复期,修复了被破坏的交通运输设施设备,恢复了水陆空运输。1953年起,开始有计划地进行交通运输建设。在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和国民经济调整期间(1953-1965年),国家投资向交通运输倾斜,改造和新建了一批铁路、公路、港口码头、民用机场,提高了西部和边远地区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覆盖程度,疏浚了主要航道,新开辟了国际、国内水路和空中航线,扩大了邮政网络,增加了运输装备数量。“文化大革命”期间(1966-1976年),交通运输发展一度受到严重干扰,但设施和装备规模、运输线路仍在增加,特别是针对沿海主要港口压船、压港、压货日趋严重的局面,加快了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在此期间,管道运输也得到了发展。


1978年,改革开放揭开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交通运输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中国政府把交通运输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放开交通运输市场、建立社会化融资机制方面进行开创性探索,积极扭转交通运输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被动局面。


铁路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出台了提高养路费征收标准、开征车辆购置附加费以及“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等扶持公路发展的三项政策;公路、水运工程建设项目开始实行招投标制度;港口率先对外开放,海运业最早实现“走出去”;民航走上了企业化发展道路,航空运输市场开始形成;实施邮政管理体制改革,成立中国速递服务公司,恢复办理邮政储蓄业务;加大交通运输建设投资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1988年沪嘉高速公路通车,实现中国大陆高速公路零的突破。


1992年,中国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交通运输不断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各种运输方式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展铁路建设大会战,1997年起铁路进行了连续六次大提速。公路和水运实施公路主骨架、水运主通道、港站主枢纽和支持保障系统的“三主一支持”规划,制定了加快建设步伐的目标任务。民航机场建设费和基础设施建设基金、铁路建设基金、内河航运建设基金先后设立。


为应对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公路建设投资进入“快车道”,高速公路建设大规模兴起。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加强西部地区铁路、公路、机场、天然气管道干线建设。提出“修好农村路,服务城镇化,让农民兄弟走上油路和水泥路”发展目标,掀起农村公路建设新高潮。深化港口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港口建设。实行邮电分营和邮政政企分开,邮政向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三流合一”的现代邮政业方向发展。《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等一系列规划陆续出台。大力提升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全面加强城乡客运、城市公共交通、交通运输安全应急救助等领域建设。2008年组建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大部门体制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同年,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中国开启了“高铁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交通运输进入了加快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新阶段。2013年,铁路实现政企分开,交通运输大部门体制改革基本落实到位。交通运输全面深化改革,建设法治政府部门,加快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四个交通”建设,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三大国家战略制定发展规划。加快综合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成网,推进多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提升综合运输服务保障水平。加强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和管理,支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城乡客运、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推进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区域交通协调发展,西部地区高铁加快发展,中西部地区交通条件显著改善。2013年,西藏墨脱公路建成通车,中国真正实现县县通公路。


60多年来,中国交通运输总体上经历了从“瓶颈制约”到“初步缓解”,再到“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奋斗历程,与世界一流水平的差距快速缩小,部分领域已经实现超越,一个走向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正展现在世界面前。


经过多年改革发展,多节点、全覆盖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初步形成,“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基本贯通,一大批综合客运、货运枢纽站场(物流园区)投入运营,运输装备发展不断升级,运输服务水平显著提升,科技创新和应用实现重大突破,交通运输市场体系、管理体制和法规体系不断完善。


 


1、基础设施网络


多层次的铁路网基本形成。


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铁路营业总里程达12.1万公里,规模居世界第二;其中高速铁路1.9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以高速铁路为骨架、以城际铁路为补充的快速客运网络初步建成。全国铁路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分别达到53.5%和61.8%。横跨东西、纵贯南北的大能力通道逐步形成,物流设施同步完善,逐步实现了货物运输直达化、快捷化、重载化。


广覆盖的公路网建立起来。


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457.73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2.35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国省干线公路网络不断完善,连接了全国县级及以上行政区。农村公路里程达到398.06万公里,通达99.9%的乡镇和99.8%的建制村。路网技术结构不断优化,等级公路里程占公路总里程的88.4%。


初步形成干支衔接的水运网。


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港口拥有生产性码头泊位3.13万个,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泊位2221个,煤炭、原油、金属矿石、集装箱等专业化泊位达1173个,港口大型化、深水化、专业化、自动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12.7万公里,等级航道占52.2%,高等级航道达标里程1.36万公里,长江、西江、京杭运河等航道通航条件不断改善,初步建成了以“两横一纵两网十八线”为主体的内河航道体系。


民用机场体系基本成型。


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民航运输机场达210个,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等国际枢纽机场为中心,省会城市和重点城市区域枢纽机场为骨干,以及其他干、支线机场相互配合的格局。空管设施建设不断加强,2015年保障飞机起降达到856.6万架次。通用机场加快发展。机场轨道交通和机场快速通道加快建设,机场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衔接更加紧密。


乡乡设所、村村通邮总体实现。


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邮路总条数达2.5万条,邮路总长度(单程)达637.6万公里,邮政普遍服务营业场所总数达5.4万处,村邮站总数达21万个。快递服务营业网点达18.3万处,网路总长度(单程)达2370.5万公里。


油气管道骨干网络初步形成。


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陆上油气管道总里程达11.2万公里,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的原油、成品油和天然气三大主干网络和“西油东送、北油南运、西气东输、北气南下、海气登陆”的油气输送网络。


 


2、运输服务能力


运输量位居世界前位。


2015年,全社会完成客运量194.3亿人、旅客周转量30047亿人公里;完成货运量410亿吨、货物周转量173690.6亿吨公里。铁路旅客周转量、货运量居世界第一,货运周转量居世界第二,公路客货运输量及周转量、水路货运量及周转量均居世界第一,民航运输总周转量、旅客周转量、货邮周转量均居世界第二。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邮政业年服务用户超过700亿人次,快递年业务量居世界第一,大型网络购物促销“双11”活动单日处理峰值超过1.6亿件。管道货运量达7.1亿吨,周转量达4138.8亿吨公里。


 


 


运输服务质量全面提升。


多式联运、甩挂运输等先进运输组织模式及冷链等专业物流快速发展,集装箱、厢式货车等标准化运载单元加快推广,城乡物流配送信息化、集约化程度明显提升,提高了社会物流运行效率。交通运输安全水平大幅改善,铁路旅客运输总体安全水平居世界前列,2015年道路交通万车事故死亡人数较2005年下降了72.4%,全国运输船舶百万吨港口吞吐量等级以上事故件数平均每年下降5%,民航运输航空百万小时重大事故率10年滚动值为0.018(世界平均水平为0.24)。大力提升客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公交优先”战略扎实推进,全国公交专用车道达8569公里,快速公交系统(BRT)线路长度达3081公里,定制公交、夜间公交等特色公共交通服务产品的新模式不断丰富,网约出租汽车等新业态快速发展。


运输服务通达性显著增强。


高速铁路覆盖百万人口以上城市比例达65%。道路客运线路达18.1万条。全国城市公共汽(电)车运营线路突破4.5万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达105条,运营线路总长度达3195公里。水路国际运输航线和集装箱班轮航线往来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个港口。民航定期航班航线达3326条,航线里程超过786.6万公里(按重复距离计算),通达境内204个城市,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以及55个国家(地区)的137个城市。全国乡镇快递服务营业网点覆盖率达70%。


运输工具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截至2015年年底,铁路主要干线全部实现内燃、电力机车牵引,客货运输车辆品种和结构均实现升级换代。民用汽车数量达到17228万辆,公路客货营运车辆总数达1473万辆,货运车辆平均吨位数由6.3吨增加至7.5吨,专用货车(含甩挂运输车辆)占比由5.1%提高至27.2%,营运客车高档化、舒适化和货运车辆大型化、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水上运输船舶达16.6万艘,海运船队运力总规模达1.6亿吨,内河货运船舶平均吨位超过800吨,高等级航道通航水域船型标准化率达到50%,船舶大型化、专业化和标准化发展趋势明显。民航拥有运输飞机在册架数2650架,通用航空企业拥有在册航空器1904架。邮政业拥有各类汽车24.4万辆、国内快递专用货机71架。


初步建立高效的安全监管和海上应急救助体系。


建立和完善国家海上搜救和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海上搜救打捞力量持续增强,搜救志愿者队伍不断扩大。初步构建了广泛覆盖、反应迅速、立体高效的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海上应急保障体系。


 


3、科技创新和应用


基础设施建设技术世界领先。


高速铁路、高寒铁路、高原铁路、重载铁路技术迈入世界先进行列,高速铁路成为“中国制造”和“走出去”的新名片。高原冻土、膨胀土、沙漠等特殊地质的铁路、公路建设技术克服世界级难题,青藏公路、青藏铁路先后建成通车运营。陆续建成一批世界级特大桥隧,特大桥隧建造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离岸深水港建设关键技术、巨型河口航道整治技术、长河段航道系统治理技术以及大型机场工程建设技术世界领先,实施港珠澳大桥、洋山港集装箱码头、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等系列重大工程。


装备制造技术快速进步。


以高速列车、大功率机车为代表的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铁路装备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部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新能源道路运输装备初步实现产业化。自主研制的支线客机、通用飞机、直升机已交付使用,C919大型客机总装下线,中国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能够自主研制大飞机的国家。大型专业化码头装卸设备制造、海工机械特种船舶、集装箱成套设备制造技术领先世界,300米饱和潜水取得创新性突破。邮政光学字符识别(OCR)、视频补码、码址校验等分拣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广泛应用。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广泛应用,线上线下结合的商业模式蓬勃发展。铁路建成了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实现了运输生产调度指挥信息化。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基本实现了全国联网。港口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在水运管理中广泛应用,开发了长江干线电子航道图技术。民航商务信息系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邮政建立国家、省、市三级联动视频监控体系。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等现代导航信息技术在民航运输、物流配送中广泛应用。北斗导航系统成为第三个面向国际航海应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4、改革与法治建设


市场体系不断完善。


经过30多年的市场化进程,交通建设、养护、运输不断推向市场。积极推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交通运输投资运营,大力推广社会资本与政府合作模式(PPP)。交通运输全面实现政企分开。不断推进简政放权,创新优化行政审批服务方式。加快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市场监管体系逐步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交通运输市场基本形成。


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形成。


适应改革发展需要,对交通运输法律法规进行了大量的立、改、废工作。目前,共有《铁路法》《公路法》《港口法》《航道法》《海商法》《海上交通安全法》《民用航空法》《邮政法》等8部法律、《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公路安全保护条例》《道路运输条例》《国际海运条例》《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船员条例》《民用机场管理条例》《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邮政法实施细则》等65部行政法规,以及300余件部门规章。


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初步建立。


2008年、2013年实施两轮交通运输大部门制改革,形成了由交通运输部管理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的大部门管理体制架构。各地积极推进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加快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相关资讯/ RELATED NEWS

MORE
货运与快递在服务上的区别

货运与快递在服务上的区别

在日常生活中总是听到关于货运与快递的对比,“货运怎么这么慢,你看快递,今天发明天到,多快呀”。其实货运与快递在本质上,在很多地方还是存在很大差异性的,并不是只用一个快字就能简单概括的,更不是从一个快字就能衡量两者不同的。从货运与快递的操作,到各自服务群体的要求都是差异性极大的,各自的需求完全不一样,货运企业与快递企业有着明显的差别。 时间差异性 时间差异性可以分为:内部与外部。内部主要是指企业内制定的装卸时间、网络路径对接时间、在库中转时间等等:外部主要是在发车与派送途中所发生影响时间差的诸多问题,如途中车辆本身问题或是遇到不可抗力的事故,遇到封路等造成的原因;主要时间差异性体现在如下:1、内部的各线路中转的时间对接:货运企业的转运中心,运作线路分为主干线与支线,支线的操作时间完全与主干线时间衔接,这是要求极其严格的对接时间,每条主网线路能否准点发出,每条支线货物及时赶上主网发车,这个时间点往往需要既要有计划性又要有可实现性,控制性严格,要求时效一致。2、内部转运中心的操作时间准时性:每辆到达的车辆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卸一装,装卸车的准时性和发车的准点率这都是考验内部转运中心操作能力的,从9.6米到12.5米再到16.5米,每台车的操作时间都是有标准要求并记录考核的。3、干线运力的准点性:干线运输车辆在途的准点率,直接影响着交付产品的质量,同时也直接考验着下一个环节运作的能力,国产车与进口车,高速与国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在途的效率,所以干线运力的准时性也是影响能否准时交付产品的主要因素。以上三点货运与快递应该在很多时候是有交换的,有转运的,在内部这个环节上,每家基本都有自己的高招,应该说是各有千秋,但是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更快的将货物转运到下一个目的地!那么下面这三点就略有不同:4、配送时的工具:货运企业的配送工具主体为汽车,小型的货车进行配送,部分城市还存在货车禁行的路径,所以在配送时,货运企业的车辆有诸多限制;快递企业点对点由货车或是依维柯解决,点到门多半是电动车进行配送,速度快,市区灵活,对于小件货品配送及时准确,道路没有限制。5、配送途中的交通路况:货运企业的车辆在配送途中最怕就是塞车,路上的交通状况决定了货运企业在配送中的时间,很多城市的早晚高峰对于货运企业来讲都是噩梦;快递企业车辆在配送途中,极少的货车或是依维柯在到点时基本避过了堵车或是半避过,同时在点到门再到楼的途中,塞车基本不会影响配送效率,因为其在这个环节的配送工具是有优越性的,很多时候末端服务能够补上前一段的过失。6、派送的路径最优性:货运企业在配送时,基本是前天晚上进行排单(电子排单,人工校正),目的就是以最优的路径进行或是完成配送任务,但是每台车子的服务范围是有局限性的,效率不高;快递企业是一台车过来,落地,电动车集中,一分,完成落地分配任务,每名快递员都有固定的服务区域,分配结束,可以开始配送了,效率相对较高。 服务群体差异性 货运与快递的服务群体与对象有着很大的区别,货运服务的群体主要是以手工作坊、中小型企业、大型企业为主,要求比较严格,对于货物的各个环节有着不同的规范要求;快递企业多半以个体或是企业中的小件货物为主,客户对于要求严格度略低,只是要求快、准时、价格优。1、个体业主:货运企业发往个体的货物基本也是以50公斤左右的货物为主,很少有小件货物;快递企业则恰恰相反,主体就是个体业主,尤其是以电商兴起后的小件包裹为主,信件和小宗商品为主。2、中小型企业:货运企业主要的客户群体,多票多件的主体,有些是有着固定期限的结算周期,同时这部分在有特殊运输要求时也会选择快递,比如样品之类。3、中大型企业:货运企业的大客户群体,这些大型企业多半是货运企业的合同客户,结算客户,有着专职的服务人员与固定的服务资源,大票大件多票多件为主体,这部分企业的货物多是通过货运企业发放,快递业主要以特殊运输为主,除去样品,比如一些在时间要求较快的物品是会选用快递公司的。4、特殊行业企业(如药店、医院、书店、电商企业、超市企业):这部分行业基本都是快递行业与货运企业各自一半,比如医药,这是专业性较高的行业,基本都是药业物流为主的货运企业运输,比如国药、华人、九州通等等,同时快递在电商的药品运输上又是主体,目前在国内的11家电商药店上均是以快递为主。 服务需求差异性 由于存在服务群体的差异性,所以各自的服务需求有很大的不同性。这些服务需求才是真正体现价值的所在,货运与快递在这块的实操上各显其能,力争做到客户满意度最优,同时根据不同的服务需求,制定针对性的服务规范与操作守则。1、普通要求:快递大部分的要求都是普通的,基本的需求,送件上门,签字,反馈收货信息等等,这一点与货运企业中的零担散小客户三件以下基本一致。2、有点要求:零担物流企业的客户很多会有一点要求,除去正常的卸货到搬到门,再到码放到规范的区域,增加签单原件返回,实时反馈服务信息,这一点在一些快速上也是有体现的,但是具体的要求却没有货运严格。3、规范要求:零担物流的部分企业客户的收货要求非常规范,进场验证,装防火罩、卸货到托盘、码放到规定的区域,签字签收,签单电子扫描件当日返回,原件规定时间返回,但是部分的快递客户对此需求很少。4、定制要求:很多零担客户在签收方面有些会有定制化的需求,比如按照规定时间内送货,送货要求比规范要求还要高,送货到架,全程服务节点反馈,定制的专业的服务人员负责。5、专业要求:货运企业的客户有些在签收时要求比定制化更专业,要求在条码规范上、拆箱验货上、逐一码放货架、货物按批次、按类型码放在不同的区域、签单要求规定时间内返回,并且在签收时实时反馈签收信息。效率差异性 在货运与快递中的效率差异性不仅体现在揽货上转的效率上、转运的效率上、装卸车的效率上等等,还包括如下效率:1、送货总票数差:单车单人的送货票数差异性非常大,物流企业的单车送货票数均在11票左右,但是快递的单车(电动车)均值70票,什么概念!送货票数的差异性体现的淋淋尽致。2、送货单票件数差:在送货票数产生如此大的差异性,那么送货件数的差异性就更大了,货运的送货均值11票,有可能就是100件以上,至少几十件,但是如果快递送货日均票数在70票,有可能的就是70-80件货物,最多不超过80件货物,这就是在送货中的一个很大的差异性。 3、下家收货方等待时间差:不同的客户需求,在送货中的收货方在等待时间上就有各自的区别了,货运的客户在签收时基本都是固定的工作时间内,完成签收,并且有专职的负责人签收,但是快递的收货客户基本都是实时收货,不存在等待时间,更不存在需要专职的签收人,送件上门,只要收货就可以了,相对货运来讲,这块也是目前的一个很大的差异性。 服务员工数量与管理差异性 货运与快递都是属于劳动密集型的行业,都是靠人24小时不间断的操作运转起来,都是需要量大、流动性强的行业,可以说年年都招人年年都缺人,人力成本也是目前上涨较快的一个行业。 1、人员数量与管理差异性:快递在派送过程中,基本都是人手一辆电动车,所以在各地从事快递的从业人员超多,但是由于快递行业的特殊性,很多服务网点都是采取加盟的模式,所以在快递的末端派送人员管理上是有着很大的区别,除去顺丰全部直营模式以外,其他基本都是在派送网点自行管理的模式。在很多的快递公司中,派送员这块基本都不参与管理,都是由加盟网点自行负责,但是货运企业主体都是直营,并且占主体,目前在行业内除去安能、卡行采取加盟以外,其他都是直营模式,所以在数量上与管理上,存在很大差异性。 2、服务管控差异性:由于各自的行业都有不同的代表,快递除去顺丰直营以外,其他都是各地的加盟商,有的也在收回变成直营,货运也是一样,除去目前的安能、卡行以外,其他货运企业的服务网点都是直营店,所以各自在服务的管控能力、服务标准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各自的kpi考核也是完全不同的,在应急服务处理上,在客户满意度上、在客户的延伸服务上更是有着差异性,并且各家的管控能力完全不一样,响应程度存在更大的差异性。3、服务网点的差异性:在货运企业中,目前在服务网点超过4000家的只有德邦一家,其他都是1500家以下,所以在覆盖的服务范围上还是有盲点,有短板,但是快递行业目前在服务网点上已经完爆货运,在服务覆盖上、在服务的对接能力上已经超越了货运(不考虑直营与加盟模式),这块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要感谢电商的出现以及市场旺盛的需求。

热门推荐

All Rights Reserved.深圳市聚海国际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135713号